端午節過後,正式進入濕熱高溫的夏天,中暑症狀更是常見,
好多人因為噁心、想吐、發燒、頭痛等前來就醫
中醫師分享:中暑分為 陽暑 和 陰暑,須依據不同症狀來判斷以使用不同的消暑方
- 陽暑:烈日下、高溫環境工作或運動,造成大量流汗,水分補充不足,導致暑熱內侵進而中暑,好發於戶外工作及高溫工作環境者
- 症狀:身體發熱、心跳變快、多汗、口渴、頭暈、頭痛、臉色蒼白、肌肉抽痛等症狀
適用:消暑清熱方 (消暑1號)
- 陰暑:烈短時間內進出涼熱溫差大的環境、在流汗的情況下,走進冷氣房或沖冷水澡,劇烈的溫度變化會導致皮膚毛細孔收縮散熱和排汗的功能失調
- 症狀:身體發熱、心跳變快、多汗、口渴、頭暈、頭痛、臉色蒼白、肌肉抽痛等症狀,好發於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常喝冷飲冰品、排汗功能較差、睡眠不足、運動量少、需頻繁進出室內室外者
適用:消暑利水方(消暑2號)
中醫師提醒:建議至門診諮詢中醫師,經專業評估後做服用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