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外科 | ||||||
門診
時間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09:00-12:00 | 林克成 | 林克成 |
林克成 |
林克成
|
手術 約診 |
|
14:00-17:00 | 林翔晨 | |||||
18:00-21:00 | 林金瑤 |
林克成
|
林克成 主任 |
國防醫學大學醫學系
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 行政院衛生署南投醫院院長 行政院衛生署旗山醫院院長 行政院衛生署南投醫院副院長 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乳房外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消化系外科專科醫師
乳房腫瘤手術
乳房超引波檢查及微創導引切片手術
乳房良/惡性腫瘤之診斷與治療
|
林金瑤 主任
學經歷 |
台中慈濟醫院 乳癌多專科團隊 召集人
中華民國乳癌教育暨防治學會 理事
主治專長
|
國際準則客製化專業乳癌精準醫療
林翔晨 主任
主治專長 |
鹿港基督教醫院 外科部主任
彰化基督教醫院 主治醫師
員郭醫院 甲狀腺/乳房外科主治醫師
台灣乳房醫學會 專科醫師
台灣內分泌外科醫學會 專科醫師
主治專長 |
乳房超音波檢查及微創導引切片手術
皮膚腫瘤手術
甲狀腺外科手術
微創手術儀器介紹 |
真空抽吸 | 外科手術 | |
準確度 | 97%-99% | 97%-99% |
組織取得方式 |
真空輔助以7G-10G粗針抽取樣本,
扎一針可取到十多個組織樣本
|
使用手術刀切割組織, 取得樣本 |
切口 大小 |
皮膚約0.5公分 | 皮膚約2-3公分 |
縫合 需求 |
不需縫合 | 需縫合 |
麻醉 方式 |
局部麻醉 | 局部或全身麻醉 |
組織取樣地點 | 門診 | 開刀房 |
作業 時間 |
約20-30分鐘 | 約2-3小時 |
活動影響程度 | 極小 | 輕度至中度 |
術後乳房外觀 |
瘀青範圍較小, 不留醜陋疤痕, 不會造成乳房凹陷 |
可能淤青,易留疤痕, 可能造成乳房凹陷 |
診療項目 | 乳房微創手術,安全美觀
|
乳癌篩檢 | |||
本科提供優質之乳房超音波檢查,完全由醫師親自操作與判讀,並結合乳房攝影和乳房核磁共振檢查,針對不同年齡層女性及高危險群提供符合東方人體質之乳房健康照顧計畫。對於影像可疑之病灶,藉由穿刺或切片檢驗技術達到確定診斷之目的,同時解決病患對乳房病灶不確定性之困擾。 | |||
乳房腫瘤手術 | |||
a. 良性腫塊手術 | |||
除一般之乳房腫塊切除手術外,本團隊為國內最具經驗之「安可兒真空抽吸微創手術」技術(即超音波導引下真空輔助粗針切片),以約0.5公分左右之迷你傷口取出腫瘤,免除傳統手術之大傷口,可在兼顧美觀與診斷目的前提下完成良性腫瘤切除。 | |||
b. 乳癌手術 | |||
優質的乳癌篩檢診斷奠定本團隊完整的乳癌術前評估, 依病患不同的年齡、腫瘤範圍及個人考量,制定最合適之手術計劃。 除改良性乳癌根治手術外,對於合適且具有意願之病患, 積極給予乳房保留之手術治療。對於早期乳癌患者, 本團隊也將「前哨淋巴術」列為標準治療之選項, 期能減少乳癌腋下淋巴廓清所帶來之併發症。 |
乳癌輔助治療 | |
a. 術前輔助治療 |
為提供病患優質之乳癌治療並符合世界之治療趨勢,對於局部晚期或大範圍侵犯之乳癌個案,我們給予術前之「先期輔助治療」,使腫瘤範圍縮小再進行手術,不但可增加手術效果,更可提高乳房保留之機會,若術前腫瘤可完全消退,更可提高病患之存活率。 | |
b. 術後輔助治療 |
乳癌手術後根據不同的年齡、腫瘤期別與分子指標,我們根據本院自訂之輔助治療指引給予量身訂造之輔助治療,包括化療、放射線治療、荷爾蒙治療及標靶治療,期能結合多方位治療達到最佳療效。
|
乳房外科衛教文章 |
乳房的構造 |
乳房是女性的第二性徵,指的是由乳頭、乳暈、乳腺泡所構成的半球狀體;可分為兩大構造,一是乳葉,二是乳暈。
乳房基本構造是由12~20個乳葉所構成,內部除由緻密的結締組織和乳管表皮細胞等所形成的乳腺外,還有支撐乳房的脂肪組織和由纖維組織所組成的懸韌帶、神經、血管、淋巴組織等。其中會有乳小管的匯集連接到乳管,即乳頭上方,這也就是為什麼母親在哺乳時是一滴滴流出的。 乳小管最後會聚集在輸乳竇,在哺乳時,乳汁會暫時積聚於此,等到小嬰兒吸奶時,輸乳竇旁邊的平滑肌才會將乳汁擠出;人類的輸乳竇是所有哺乳類動物中最小的,像乳牛一般有14個乳頭,所以才可以一次供應這麼多頭小牛的乳汁飲用。乳房中間隆起的部位稱為「乳頭」,其上有數十個小孔稱「輸乳孔」;而周圍有帶色素的環狀區稱「乳暈」,而皮下有乳腺泡。未婚女子的乳頭和乳暈通常為淺紅色,懷孕後的婦女呈深褐色,且生產後無法恢復原來乳暈色澤。
乳癌的發生 |
乳癌是由乳房乳腺管細胞或是腺泡細胞不正常的分裂後,繁殖而形成的惡性腫瘤。這些惡性腫瘤除了侵犯乳房,更可能轉移到遠處器官,如骨骼、肺、肝、腦等,而破壞重要器官的功能,造成身體健康之損害,甚至危害生命。乳癌發生的位置最常見於乳房外上方但包括乳頭在內之其他部位亦可發生。
避免成為乳癌高危險群 |
A.高危險群(致癌相對機率大於4倍):
- 一側乳房得過乳癌
- 特殊家族史(停經前得過兩側乳癌)
- 乳房切片有不正常細胞增生現象
B.次高危險群(致癌相對機率大於2-4倍):
- 母親或姐妹得過乳癌
- 卵巢癌及大腸癌患者
C.略高危險群(致癌相對機率大於1.1-1.9倍):
- 第一胎生育在三十歲以後
- 未曾生育者
- 停經後肥胖
- 子宮內膜癌患者
- 胸部放射線治療
- 長期口服避孕藥
- 長期補充女性荷爾蒙
- 過量飲酒
- 初經在12歲以前
- 停經在55歲以後
生活習慣 |
- 多運動
- 避免太晚生育
- 少攝取高脂肪食物
- 心情放輕鬆,減低工作壓力
- 定期乳房檢查習慣
貼心小叮嚀~沒摸到腫塊也要定期做檢查
隨著生活型態改變,飲食習慣的日漸西化,台灣的乳癌越來越多。但多數乳癌病人太晚就醫,顯見婦女自我檢查率太低,且因醫學知識偏差或個性保守,摸到乳房腫塊後,不願就醫。因此每位婦女應於月經結束後一星期,自我檢查乳房,摸到任何腫塊,即刻就醫。由於乳房自我檢查對早期乳癌的發現幫助有限,必須藉助其他方式,如乳房X光攝影及乳房超音波,偵測出觸診無法發現的零期或第一期乳癌,以進一步降低死亡率。相較於歐美,台灣雖屬乳癌低發生率地區,但罹病年齡層偏低且婦女乳房較緻密,因此如何建議婦女做乳癌篩檢,尚待研究。基本上,若有危險因子的婦女,35歲起應接受醫師檢查,必要時安排超音波檢查或乳房X光攝影。一般40歲做第一次乳房X光攝影,而後以超音波及X光攝影交替檢查,50歲後篩檢則以乳房X光攝影為主。若乳房X光攝影或超音波出現密集的顯微鈣化點或不規則邊緣腫塊、或其他疑似乳癌變化時,則應以立體定位做大範圍切除,並送病理組織石蠟切片檢查。
每月乳房自我檢查 |
檢查時間 |
檢查步驟 |
面對鏡子雙手下垂,仔細看兩邊乳房是否對稱或大小不一,有無不正常突起,皮膚及乳頭是否有凹陷或濕疹。 |
左手上提至頭部後側,用右手檢查左乳,由乳頭開始作環狀順時鐘方向按壓螺旋滑動,逐漸向外(約三至四圈)至全部乳房檢查完整為止,用同樣方法檢查右邊乳房。 |
平躺下來,右肩下放一枕頭,將右手彎曲置於頭下,重複第二步驟檢查兩側乳房。 |
除了乳房,亦需檢查有無腋下淋巴腫大。 最後再以大拇指和食指壓擠乳頭,注意有無異常分泌物。 |
檢查要領 |
指法:手指併攏,以指腹檢查。
力道:先輕壓,再稍微深壓。
|
檢查範圍 |
乳房兩側,包括鎖骨下方、胸骨下方、胸骨中線、肋骨下緣及腋下。 |
檢查內容 |
1. 每月定期乳房自我檢查 |
2. 每年定期專科醫師檢查 |
3. 每一年或兩年乳房超音波檢查 |
4. 每一年或兩年乳房X光攝影 |
5. 是否有乳房皮膚變化、脫皮、濕疹變化、凹陷、橘皮樣變化、紅腫、潰瘍 |
6. 是否乳房疼痛 |
7. 是否摸到乳房腫塊 |
8. 是否摸到腋下淋巴腫大 |
9.是否乳頭凹陷 |
10. 是否有異常分泌物 (呈清澈狀、乳汁狀、血水狀、膿狀) |
常見問題 |
1.我每個月都做乳房自我檢查,所以不必再去給醫生檢查。 |
答:乳房自我檢查可提醒婦女對乳癌防治的警覺意識, 但自我檢查不能發現小於1.5公分的腫瘤, 手觸摸到的乳癌往往已是第二期, 因此必須借助乳房超音波及乳房X光攝影才可篩檢到早期乳癌。 |
2.台灣女性乳癌發生年齡比歐美早,有年輕化趨勢, 但台灣乳癌發現均比歐美晚? |
答:台灣乳癌發生之年齡在40~50歲之間,比歐美年輕十歲。 但台灣婦女接受篩檢之比率仍低,所以發現之乳癌確實比歐美較晚。 |
3.胸部豐滿的女性比較容易罹患乳癌。 |
答:乳癌罹患原因和遺傳及環境因子有關,與乳房大小無關, 胸部豐滿不一定會容易得乳癌。 |
4.為了提高乳癌篩檢率,50歲至69歲女性, 每二年可免費做乳房X光攝影檢查? |
答:這是政府為提高乳癌篩檢率推出的新政策, 家中有符合條件的女性每二年可免費做乳房X光攝影檢查的權利。 |
5.一旦乳癌發生,由於容易蔓延與轉移,一定要把整個乳房切除? |
答:乳癌在早期,祇要做廣範圍之腫瘤切除即可,不必切除整個乳房, 即所謂乳房保留手術。 |
6.女性荷爾蒙可能會誘發乳癌,停經後的婦女宜小心補充女性荷爾蒙, 可從天然的飲食如大豆、豆漿來補充植物性雌激素。 |
答:乳癌的發生被認為與荷爾蒙過度刺激有關, 女性朋友不應該濫服荷爾蒙類製劑,以免增加罹癌風險。 |
7.所謂「六分鐘護一生,三點不漏」 是針對女性乳癌及肺癌防治之公益廣告? |
答:這是針對子宮頸癌及乳癌的宣導, 六分鐘是指做子宮頸抹片只須6分鐘, 三點不漏是提醒女性除了抹片,別遺漏了雙峰也需要定期檢查。 |
8.運動太辛苦,減肥最有效方法就是使用減肥藥? |
答:要減肥,首重運動與飲食控制,減肥藥或減肥手術只是選項之一,非到必要盡量避免,運動不但可改善心肺功能而且可預防乳癌發生。 |
什麼是乳房疼痛 |
所謂的乳房疼痛,最常指的是月經來前一週左右,雙側或單側乳房覺得脹痛,有時疼痛甚至會傳到腋窩或上臂。
乳房疼痛與否,絕非診斷乳癌的根據,85%乳房疼痛其實與乳癌沒有關係,因為乳房外科門診中,近六成的乳房疼痛患者多與生理週期荷爾蒙分泌不平衡有關;不過,如果有纖維囊腫時,乳管因不明原因造成特別肥厚,引起乳管阻塞,經過雌激素的刺激產生加成作用,疼痛感更劇烈,甚至形成類似腫塊的現象;乳房疼痛會比一般生理期的痛還更久、更痛。若月經結束後一星期,乳房仍感覺很痛,即必須當心,並趕快尋求專業醫師的診察。
乳房疼痛的種類有哪些?
- 週期性乳房疼痛
一直到等月經來潮後,女性荷爾蒙消退,乳房組織恢復正常,疼痛自然褪去,並不需服用止痛藥物。
- 非週期性乳房疼痛
良性的大腫塊、服用雌激素、乳腺發炎(合併紅腫熱痛)、過分運動造成拉傷,反射到乳房造成疼痛,
或乳房撞傷、胸大肌的疼痛表現在乳房部位,或心肌梗塞、心絞痛、二尖瓣脫垂等心臟問題,卻以為是乳房疼痛,
甚至明明是胃痛卻因神經傳導反射到胸部疼痛,還有人因感冒久了,長期咳嗽,肋膜發炎疼痛,卻以為是乳房出問題。
- 非生理引起的乳房疼痛
乳房切片後的疼痛或是肌肉神經痛等;建議有疑慮時都應立即請教醫師做詳細檢查。
乳房疼痛的處置首重病史及理學檢查,排除乳癌的可能性後,有八成以上的患者不需治療,但也只約15%女性乳房疼痛需要被治療,而治療對象往往是因疼痛程度嚴重到影響日常作息。一般常用的治療藥物,不外乎月見草油(Evening Primrose oil)、女性荷爾蒙拮抗劑Tamoxifen、合成類雄激素藥物Danazole、口服止痛藥或副腎皮質荷爾蒙的局部注射等,但要在醫師之處方及嚴格監控及指導下使用,能不用還是儘量不用。
關心與叮嚀
乳房疼痛雖然不是乳癌常見的症狀,但並不表示只要是疼痛就一定不是乳癌,切記疼痛與否絕對不是診斷乳癌的根據。
什麼是乳房腫塊 |
事實上乳房有腫痛或硬塊,不一定代表罹患乳癌,這中間還是有相當大的距離的。乳房硬塊90%屬良性的纖維囊性疾病和纖維腺瘤,只有10%屬惡性;其中惡性腫塊瘤比較硬,且有些女性朋友的硬塊在月經來的前一週會變的較易變大,而停經婦女胸部發現新的硬塊,是必需要特別注意的徵兆也是不好的徵兆。建議當發現乳房硬塊時,請先保持冷靜,分清楚摸起來像是米粒狀或塊狀?是否會痛?是否以前就有此狀況?如果是最近才出現的硬塊,而且不會隨著月經週期結束而消失,就要儘速掛一般外科或乳房外科門診,做詳細的檢查。
乳房硬塊的種類有哪些?
各年齡層出現的乳房硬塊屬性不盡相同,一般而言:
- 青少女罹患乳房硬塊被診斷為纖維腺瘤的約佔90%。
- 而30歲之前的硬塊多為良性纖維腺瘤或纖維囊腫。
- 30~50歲則通常是纖維囊腫或乳癌。
- 停經之後出現的硬塊則以乳癌的比例較高。
(以上僅為原則性之分類,任何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一般而言,越年長則機會愈高,最後仍要以病理報告之確切診斷為準。)
乳房有可疑硬塊,應做哪些檢查?
正規的檢查,包括以下兩種:
-
乳房X光攝影檢查
乳房X光攝影是由放射線專家依是否有鈣化現象,腫塊陰影等來判定,一般而言其準確率可高達70%~90%。且現在乳房攝影裝置越來越新穎,輻射量也越來越少。同時現有數位化X光攝影,不再使用底片,有利於資料的收存,不必再用顯影定影液,不但空間減少而且減少污染環境。 -
乳房超音波檢查
由於女性乳房內的組織較緻密,尤其是年輕婦女,可能乳房脂肪還較少,所以有時用超音波檢查會比較清楚。
乳房硬塊需不需要治療?
- 若腫塊很小,各項檢查較偏向良性,則考慮定期追蹤,追蹤之前間由3個月至1年不等。
- 若腫塊很小但以高度懷疑惡性,則要考慮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或粗針切片病理檢查。
- 若腫塊較大且持續變大,雖偏良性,但可定期追蹤,追蹤期間要縮短。如每年1次,可改為每半年或3個月1次。
- 若腫塊較大雖屬良性,但因有礙美觀或左右不對稱,甚至有壓痛或其他不適現象,可考慮切除。
- 若有些較大之單純性乳房囊腫,可以用針吸法抽取液體,必要時進行細胞學檢查。
- 若是惡性懷疑或形狀有異樣的囊腫,仍考慮細胞學檢查或病理切片檢查。
- 若除了腫塊之外,尚合併皮膚溼疹、下陷、橘皮變化、乳頭凹陷、出血或有任何惡性表徵,除了接受乳房超音波或乳房X光攝影檢查外,則一定要考慮進行細針穿刺之細胞學檢查或粗針切片病理檢查。
關心與叮嚀
一旦發現乳房有硬塊或腫痛時,千萬不要慌張,也不要自作主張,應立即就診乳房外科,乳房專科醫師會根據年齡及詳細詢問病史、月經史,然後進行理學檢查,必要時安排乳房超音波或乳房X光攝影。
什麼是乳頭分泌物 |
其實不管良性乳房疾病或者乳癌,都可能產生乳頭有異常分泌現象,所幸乳頭有異常分泌物時,大部分多起因於良性乳房疾病,約只有5%~21%是因乳癌所導致。因此,若發現乳頭有分泌物時,不必過度緊張憂心,而應趕快就醫以確認病因。
乳頭分泌物的種類有哪些?
外科手術如何治療乳頭異常分泌?
施行乳房外科手術的目的,是要確認引起乳頭異樣分泌物的原因,同時使惱人的乳頭分泌物停止。只需在局部麻醉下,施行將乳管內病灶切除。若是良性乳突瘤所導致分泌問題,只要將腫瘤切除即會停止:若為原位癌或侵犯性乳癌,亦可經由手術而得到確定的診斷,進而達到早期治療的契機。由於傷口位於乳暈周圍,因而術後傷口並不會太明顯。
關心與叮嚀
即使乳頭分泌物很清澈,也不代表完全正常,只要不是哺乳期間的乳頭分泌物,不論顏色深淺、有無出血,建議都要諮詢醫師並做詳細檢查。
什麼是乳房鈣化 |
乳房鈣化主要因為乳房組織內的鈣化物以鈣鹽形式存在,而在接受乳房X光攝影時呈現影像而被發現。鈣化現象會發生於細胞死亡、發炎組織、疤痕組織或是癌組織中,因此鈣化本身是一種現象結果,並非指一特定疾病。
乳房鈣化可存在於乳房皮膚、乳管、乳小葉、脂肪、血管等組織中。有些良性情形也會有鈣化產生,如纖維腺瘤產生鈣化、血管鈣化、受傷後乳腺脂肪細胞壞死而產生鈣化影像。需格外注意的是鈣化影像也可能是乳癌的表現之一,可能導因於乳癌細胞或其分泌物壞死後所造成。因此雖然乳房鈣化大多屬於良性乳房疾病,但也有部分是因乳癌而呈現的影像。
乳房鈣化的原因有哪些?
乳房鈣化產生的原因,可區分為以下幾大項:
因慢性皮膚發炎或濕疹,經年累月所產生,或塗用過敏或不當乳霜,也可能產生鈣化。
乳房血管管壁長期鈣鹽沈積所產生,一般多見於中年以上婦女,或有糖尿病史的女性。
在良性纖維腺瘤中的腺體,有鈣鹽聚積,往往境界線鮮明、鈣化密度高,呈現影像強烈而且粗大之白點。
由於乳管擴張後,乳管內沈積的分泌物久而久之造成鈣鹽沈澱,發生於乳房中較大乳管,故易於雙側乳頭下發現鈣化現象。
乳房受傷後,引發脂肪壞死,造成鈣化現象。
乳房的乳汁或囊液沈積於囊腫太久,造成鈣化,有如剩餘茶水沈積於杯底。
源於乳癌細胞的分泌物,或乳癌細胞壞死後造成的鈣化。有一派學者研究,認為癌組織變大時,癌組織中心處會造成缺氧進而導致壞死、鈣化,故其鈣化集中一處,依鈣化時間的先後導致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鈣化點。
如何分辨良性或惡性乳房鈣化點?
分辨良性或惡性乳房鈣化,可從乳房X光攝影片中鈣化點的形狀、分佈情形及是否合併鈣化點周圍乳腺組織密度變化等多項因素加以分析。
一般「良性乳房鈣化點」,形狀多為圓形、爆米花狀、茶杯形,分佈上也比較均勻或對稱;「惡性乳房鈣化點」則常具有不規則的外型,如呈現分岔形狀、線形等,在分佈上常呈現成簇聚集或延著乳管形成線狀分佈,有時可能合併出現鈣化點附近的乳腺產生密度變化。
如何揪出難纏的乳房惡性鈣化?
乳房惡性鈣化點,有其影像特殊表現,影像醫學專科醫師應可在篩檢或診斷用的乳房X光攝影片子,做相當程度的正確判讀。當然有介於良性與惡性的灰色地帶,如果醫師對片子有惡性鈣化高度懷疑時,則應馬上做切片檢查(透過細針定位或粗針切片),甚至需做進一步治療,如果處於灰色地帶,則應考慮做放大影像(Magnification view)或局部攝影(Spot view),以利更進一步明確分析。
一般而言,此種加做放大或局部檢查的情形,其中約有1/4病人需考慮做切片檢查,至於整體惡性鈣化的影像表現約占乳房X光攝影惡性變化的40%~50%;而第零期乳管原位癌大都以惡化鈣化表現(佔75%),另外10%仍以惡性鈣化與腫塊合併表現,可見惡性鈣化,不管在篩檢或診斷用的乳房X光攝影,有其重要性。
目前政府大力宣導50~69歲婦女,每二年應做一次免費篩檢,可幫助提供早期診斷的有利途徑,當然還有一些偽陽性及偽陰性情形發生,則有賴其他檢查如乳房超音波、磁振掃描核磁共振來幫忙。
鈣化點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關於乳房鈣化,目前普遍使用治療的方式為在乳房X光攝影導引下,以細針定出鈣化點位置,將患者推入開刀房,全身麻醉,醫師再沿線將病變部位開刀取出。這等於是一次小手術,切口大小約在2~4公分左右,切除範圍不大,傷口也不大。
切片取出化驗後,若為「良性」,僅需定期追蹤即可;若為「惡性」,不管當初是利用哪種方式做切片,都需要再次動手術,將惡性腫瘤清除乾淨。
關心與叮嚀
乳房鈣化雖大多為良性,但也會是乳癌的一種表現。乳房鈣化並不可怕,乳癌鈣化並不可怕,真正令人擔心的是女性朋友不去正視這個問題,一味逃避而延誤病情,危及生命。
環境特色 |
|
|
|
|
|